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重症监护病房的建设要求、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和设备配置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设计、建设和验收。
Title:Construction and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Standard for Intensive Care Un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4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AME 60-2023《重症监护病房建设与设备配置标准》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值得关注,即关于负压隔离病房的设计要求。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负压隔离病房的压力梯度控制提出了更为精确的要求。根据新标准,负压隔离病房的气压差应维持在-15至-25帕斯卡之间,同时需配备实时监测系统以确保压力稳定。
这一变化的背景在于近年来传染病防控形势的变化以及对医护人员保护力度的提升需求。为了更好地理解如何应用这一条文,首先需要明确负压隔离病房的功能定位。这类病房主要用于收治传染性较强的患者,通过保持室内空气始终向外流动,有效防止病原体扩散到外部环境。
在实际操作中,医疗机构应当遵循以下步骤来实现上述压力梯度控制:
1. 设计阶段:在建筑设计初期就应考虑到负压隔离病房的位置布局,通常建议将其设置在建筑的一端,并与其他区域隔离开来。此外,还需规划好送风和排风管道系统,确保空气流通路径合理且无交叉污染风险。
2. 施工安装:选用高质量的通风设备至关重要。送风机和排风机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风量,并且具备自动调节功能以便于维持所需的负压值。同时,所有连接处都要密封良好,避免漏风现象发生。
3. 调试运行:完成安装后需要进行全面测试,包括但不限于测量各个房间内的实际气压差、检查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等。只有当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规定时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4. 日常管理:即使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定期维护保养通风设施,及时更换过滤网并记录相关数据。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气压波动超出允许范围),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总之,《重症监护病房建设与设备配置标准》中的这项更新体现了现代医疗对于安全性和效率追求的进步。医疗机构若能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则不仅有助于提高救治效果,也能为工作人员创造更加健康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