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人力打稻机的产品质量分等指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以人力为动力的打稻机。
Title:Quality Classification for Human-powered Rice Thresh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NYT 378-1999 是中国农业机械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用于规范人力打稻机的质量评估与分级。该标准的出台不仅推动了传统农业机械的技术进步,还为农户提供了明确的产品质量参考依据。本文将从标准背景、质量分等指标以及实际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人力打稻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逐渐受到挑战。然而,在许多偏远地区,人力打稻机因其经济实惠和操作简便的特点,仍然是农民的重要生产工具。为了确保这些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NYT 378-1999 应运而生。
该标准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于1999年正式发布实施。其核心目的是通过统一的质量评价体系,提高人力打稻机的生产水平,同时保障使用者的安全权益。
根据NYT 378-1999的规定,人力打稻机的质量分等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指标:
上述指标被划分为不同等级,每项指标的表现决定了设备的整体质量等级。这种分等方法既科学又实用,为农户选购合适产品提供了明确指导。
NYT 378-1999 自发布以来,在农业机械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生产企业严格按照标准设计和制造产品,提高了整体行业水平;另一方面,农户在购买时能够根据分等结果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
此外,该标准也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定期抽检和认证制度,确保市场上流通的人力打稻机符合国家标准,从而保护消费者利益。
NYT 378-1999 作为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标准,不仅规范了人力打稻机的质量要求,还促进了农业机械行业的健康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这一标准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我们期待更多类似的标准出台,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