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豆抗细菌性斑点病鉴定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评价指标及结果表示。本文件适用于大豆品种(系)抗细菌性斑点病的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dentification of Soybean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Spot - Part 4: Identification of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Bligh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FAQ列表
NYT 3114.4-2017是中国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的一部分,专门针对大豆抗病虫性的鉴定技术进行规范。其中第4部分详细规定了如何鉴定大豆对细菌性斑点病的抗性。
细菌性斑点病是大豆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时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通过鉴定大豆品种的抗病能力,可以筛选出适合种植的抗病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减少经济损失。
在鉴定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NYT 3114.4-2017标准,通常将发病程度分为多个等级(如高度感病、中度感病、抗病等)。如果某品种的发病程度低于某一阈值,则认为其具有抗病性。
除了NYT 3114.4-2017推荐的方法外,还有分子生物学手段(如PCR检测)可用于辅助鉴定大豆品种的抗病基因表达情况,但这些方法通常用于进一步验证。
鉴定结果可为育种工作者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帮助他们筛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从而推广种植,降低病害风险。
若对鉴定结果存疑,建议重复实验或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验证。同时,可以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获取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