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豆抗霜霉病鉴定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结果评价和报告编写。本文件适用于大豆品种的抗霜霉病能力的评估与鉴定。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dentification of Soybean Resistance to Downy Mildew Part 3: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Soybean Resistance to Peronospor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常见问题解答(FAQ)
NYT 3114.3-2017是中国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的一部分,专门针对大豆抗病虫性的鉴定技术进行规范。其中第三部分聚焦于大豆抗霜霉病的鉴定方法和技术要求,为科研人员、育种者及农业生产者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指南。
问题描述:为什么需要对大豆的抗霜霉病能力进行鉴定? 详细回答:霜霉病是大豆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时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通过鉴定大豆品种的抗霜霉病能力,可以筛选出具有较强抗病性的品种,从而提高种植效益,减少农药使用,实现绿色可持续农业发展。
问题描述:大豆抗霜霉病的田间鉴定步骤是什么? 详细回答:田间鉴定的具体步骤如下:
问题描述:霜霉病病情指数是如何计算的? 详细回答:病情指数的计算公式为:病情指数 = (调查总株数 × 各级病株数 × 病情级别权重) / (调查总株数 × 最高病情级别权重) × 100
例如,病情级别权重通常设定为:0(无病)、1(轻度)、3(中度)、5(重度)。具体权重值需参照NYT 3114.3-2017标准。
问题描述:实验室鉴定与田间鉴定有何不同? 详细回答:实验室鉴定通常用于快速筛选抗病材料,操作简单但可能无法完全模拟自然环境;而田间鉴定更接近实际生产条件,结果更具代表性,但耗时较长且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问题描述:如何判断一个大豆品种是否适合推广? 详细回答:一个大豆品种是否适合推广,需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包括但不限于:
问题描述:NYT 3114.3-2017标准的技术指标有哪些? 详细回答: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问题描述:如何预防霜霉病的发生? 详细回答:预防霜霉病的方法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