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的抽样方法、样品制备、检测流程及结果判定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监督抽检和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ampling in Aflatoxin Detection of Peanuts NYT 3106-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NYT 3106-2017标准中花生黄曲霉毒素检测抽样技术规程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NYT 3106-2017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花生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抽样技术的标准,旨在规范花生样品的抽取过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遵循NYT 3106-2017标准可以确保抽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避免因抽样不均导致的检测误差。这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尤其是对黄曲霉毒素这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进行有效监控。
黄曲霉毒素是由某些真菌(如黄曲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受污染的食品中。长期摄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可能引发肝癌等严重健康问题,因此其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NYT 3106-2017的规定,抽样批次和数量应依据花生的实际生产规模、包装规格及储存条件来决定。通常情况下,每批花生应抽取至少6个独立样本,并混合成一个综合样本用于检测。
一旦检测结果显示黄曲霉毒素超标,应立即停止相关产品的销售或流通,并对受影响的批次进行全面排查和处理。同时,需重新取样复检,确保后续产品符合安全标准。
样品应密封保存于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对于需要冷冻保存的样品,应置于-18℃以下的低温环境中,以减缓黄曲霉毒素的变化。
不建议自行修改NYT 3106-2017标准中的抽样步骤。任何改动都可能导致抽样结果失准,影响检测的有效性。如有特殊情况,应咨询专业机构或专家意见。
NYT 3106-2017主要针对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国际标准相比,可能在具体操作细节上略有差异。例如,国际标准可能更注重统一性,而NYT 3106-2017则结合了中国花生种植和加工的特点。
可以通过查阅官方发布的NYT 3106-2017文件,或参加相关培训课程来深入了解该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此外,还可以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机构获取进一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