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 capri)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采集、DNA提取、PCR扩增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Title:Detection Method for 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 capr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NYT 1468-2007 是中国农业行业标准中关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 capri)检测方法的重要规范。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是一种能够引发山羊关节炎、乳房炎和肺炎等疾病的病原体,对畜牧业尤其是山羊养殖业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建立科学、准确的检测方法对于防控疾病传播至关重要。
该标准的核心在于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包括样品采集、核酸提取、PCR扩增以及结果分析等多个环节。这些步骤不仅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提高了实验室操作的效率。例如,在样品采集阶段,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样本污染;而在PCR扩增阶段,则需选择特异性高的引物,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检测主要依赖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中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PCR技术通过扩增特定DNA片段来识别目标病原体,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是目前公认的高效检测手段。
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曾爆发过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引起的疫情。例如,在某省的一次大规模检测中,科研人员利用NYT 1468-2007标准中的方法,对数百份山羊样本进行了筛查。结果显示,约15%的样本呈阳性,这为后续的防控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该标准还被广泛应用于进出口检疫工作中。通过对进口山羊及其产品的检测,有效防止了外来病原体的传入,保障了国内畜牧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NYT 1468-2007 标准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检测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实践验证。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或许会有更加先进的检测手段出现,但NYT 1468-2007仍将作为基础性规范继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