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休牧和禁牧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实施程序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草原生态恢复与保护中的休牧和禁牧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otational Grazing and Grazing B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休牧和禁牧技术规程是近年来生态保护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项重要措施,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科学管理草地资源,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规程主要针对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退化问题,旨在恢复草原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在《NYT 1176-2006》标准中,休牧和禁牧被定义为一种强制性或引导性的管理手段,通过限制牲畜活动来保护草地生态系统。
为了更好地理解休牧和禁牧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其具体内涵入手。休牧通常是指在特定季节内暂停放牧活动,而禁牧则是指在更长的时间段内完全禁止牲畜进入特定区域。这种技术规程不仅涉及时间维度的控制,还涵盖了空间分布的优化。例如,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某些敏感区域可能需要长期禁牧,以促进植被恢复;而在其他区域,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轮牧制度。
《NYT 1176-2006》对休牧和禁牧的具体操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首先,技术规程强调了监测的重要性。通过定期评估草地的植被覆盖率、土壤湿度等指标,可以科学判断是否需要实施休牧或禁牧措施。其次,规程提倡因地制宜的原则,即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植被类型和牲畜承载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方案。此外,规程还鼓励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技术和无人机巡检,提高管理效率。
总体而言,《NYT 1176-2006》为休牧和禁牧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框架,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结合地方特色进行灵活调整。通过科学规划与持续监测,这一技术规程有望成为解决草地退化问题的重要工具,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