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原则、设计要求、材料选择、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设计。
Title:Code for Design of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Gravity Dam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NBT 10332-2019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NBT 10332-2019 是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的标准规范,适用于以碾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重力坝设计。该规范明确了设计原则、施工要求及质量控制标准,旨在提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是一种利用碾压技术将混凝土压实成型的坝体结构。与传统混凝土坝相比,它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抗渗性能好的特点。这种坝型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
根据NBT 10332-2019的要求,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需满足以下条件:
设计时需通过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确保满足上述要求。
根据规范,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荷载包括:
设计时需综合考虑这些荷载,并进行相应的结构分析。
为保证碾压混凝土的质量,需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以下措施:
质量是工程安全的基础,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根据规范,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防渗设计需满足以下要求:
良好的防渗设计是保障大坝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根据NBT 10332-2019的规定,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寿命一般为50至100年。设计时需充分考虑材料老化、环境侵蚀等因素,确保坝体在设计寿命内保持安全可靠。
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包括: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严格执行规范,加强现场管理,并及时调整施工工艺。
规范要求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需配备完善的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控坝体的变形、应力和渗流情况。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监测数据是评估坝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并非所有地形条件都适合建设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规范指出,该坝型适用于地形相对平坦、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对于复杂地形或特殊地质条件,需慎重评估后决定是否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