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吴茱萸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吴茱萸的规范化种植与生产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vod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果实具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呕的功效,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规范吴茱萸的栽培技术,确保药材质量和产量,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吴茱萸栽培技术规程》(LYT 2334-2014)。本文将从选地整地、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加工四个方面对这一规程进行详细解读。
选地是吴茱萸栽培的第一步,也是决定其生长质量的关键环节。根据LYT 2334-2014的规定,吴茱萸适宜在以下条件下种植:
整地方面,规程强调了深耕细作的重要性。具体措施包括:
种植管理是吴茱萸栽培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到植株的健康和产量。规程提出了以下建议:
此外,规程还特别强调了施肥的重要性。在生长期内,应分阶段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同时配合微量元素肥料,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病虫害是影响吴茱萸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规程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防治措施:
规程还特别指出,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保障药材的安全性和生态可持续性。
吴茱萸的采收时间直接影响其药效成分含量。根据规程,最佳采收时间为果实成熟后的秋季,具体时间为9月至10月。
规程还强调了采收后的质量检测环节,确保药材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LYT 2334-2014《吴茱萸栽培技术规程》为吴茱萸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严格遵循规程中的各项要求,不仅可以提高药材的质量和产量,还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