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麻疯树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期管理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麻疯树的育苗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Jatropha Curcas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其种子富含油脂,可作为生物柴油原料。为了规范麻疯树的育苗技术,保障种植质量与产量,中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2309-2014 麻疯树育苗技术规程》应运而生。该规程为麻疯树的育苗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涵盖从种子处理到幼苗移栽的全过程。
在育苗之前,种子的选择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规程要求,种子需来源于健康、无病虫害的植株,并经过严格的筛选,确保种子饱满、无损伤。此外,种子需要经过消毒处理以防止病害传播。例如,可以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1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这样能有效减少病菌感染的风险。
麻疯树的育苗过程主要包括基质配制、播种和管理等环节。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基质的组成比例,通常由腐殖土、河沙和有机肥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这种基质既能提供充足的养分,又能保证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播种时,种子需均匀撒播于基质表面,覆盖一层薄土后适当浇水。在育苗期间,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至关重要。例如,在温室内育苗时,白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夜间不低于18℃,并定期喷雾保湿。
当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即可进行移栽。移栽前需对幼苗进行炼苗处理,使其适应外界环境。移栽后要密切关注幼苗的生长状况,及时施肥和防治病虫害。
以云南某麻疯树种植基地为例,该基地严格按照《LYT 2309-2014》规程操作,育苗成活率高达95%以上,显著提高了种植效益。通过科学的育苗技术,不仅缩短了育苗周期,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总之,《LYT 2309-2014 麻疯树育苗技术规程》为麻疯树的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遵循该规程,不仅能提高育苗的成功率,还能促进麻疯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