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乳肉兼用牛泌乳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控制、饲料供给、健康管理、挤奶操作及记录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乳肉兼用牛泌乳牛的饲养与管理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airy and Beef Dual-purpose Cattle Production - Part 4: F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Lactating Cow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乳肉兼用牛在现代畜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生产技术规范直接影响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以TSHZSAQS 00197.4-2023《乳肉兼用牛生产技术规范》第4部分“泌乳牛饲养管理”为例,本文聚焦于新旧版标准中关于泌乳期营养供给要求的变化,探讨其对实际生产的意义及应用方法。
营养供给要求的变化与意义
在新版标准中,对于泌乳期的营养供给提出了更为细化的要求,特别是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调整。旧版标准仅笼统地规定了总能量摄入量,而新版则明确指出,高产泌乳牛的日粮中粗蛋白含量应占干物质的16%-18%,同时强调需根据牛只的实际产奶量动态调整精料补充量。
这种变化反映了现代畜牧业对精准饲养理念的追求。通过精确控制营养成分比例,可以有效提升奶产量,降低代谢性疾病发生率,延长泌乳高峰期持续时间。例如,在实施过程中,若一头泌乳母牛的日均产奶量达到35公斤以上,则其日粮中的精料补充量应适当增加至体重的1%左右,并确保优质牧草供应充足。
应用方法详解
为了更好地落实上述要求,在日常管理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个体档案:为每头泌乳牛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记录包括体重、产奶量在内的多项指标。定期评估这些数据,及时调整饲料配方。
2. 科学配制日粮:根据牛群整体状况制定基础日粮方案,然后依据个体差异灵活调整。使用专业的饲料配方软件辅助计算,确保各营养素比例符合标准。
3. 加强监控与反馈:设立专门人员负责日常巡查,观察牛群进食情况及健康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查找原因并作出相应处理。
4. 培训员工技能:组织相关知识讲座和技术培训,提高饲养员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
通过以上方式,不仅能够满足新版标准提出的更高要求,还能促进整个养殖场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这不仅是对动物福利的一种体现,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