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育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技术规程。本文件适用于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育及其在林业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Breeding and Application of Sclerodermus guani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LYT 1705-2007《管氏肿腿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育和应用技术流程。这项规程不仅为林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推动了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发展。通过遵循这一规程,可以有效提高管氏肿腿蜂的繁殖效率和应用效果。
管氏肿腿蜂是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主要以松墨天牛等林业害虫为寄主。它们通过寄生作用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因此,人工繁育和应用管氏肿腿蜂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LYT 1705-2007规程详细规定了管氏肿腿蜂的繁育条件、操作步骤和应用方法。规程强调了繁育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控制,以及如何选择健康寄主和优化饲养密度。
在某地区实施管氏肿腿蜂繁育计划后,松墨天牛的种群密度显著下降了40%以上。例如,在2019年的一次实验中,通过严格按照LYT 1705-2007规程操作,每公顷林地释放约10万只管氏肿腿蜂,成功将害虫密度从每平方米5只降至3只以下。
这些数据表明,遵循规程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害虫,还能显著改善森林健康状况。未来,随着更多地区的推广和实践,这项技术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