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运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基本要求、材料选择、构造措施及耐久性设计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港口、航道及其他水运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设计。
Title: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in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JTS 151-2011是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规范,它为港口、码头及海洋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提供了系统的设计指导原则和技术要求。这一规范不仅确保了水运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还对环境保护和经济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首先,规范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混凝土结构在复杂海洋环境下的性能。例如,在强腐蚀性环境中,混凝土容易受到盐分侵蚀,导致裂缝扩大甚至结构失效。因此,规范中强调了材料选择的重要性,推荐使用高性能混凝土(HPC)和抗氯离子渗透的外加剂,以延长结构寿命。
其次,规范还涉及结构设计的具体方法。例如,在波浪冲击频繁的区域,需要采用特殊的结构形式如空心板桩或沉箱结构来分散压力。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水运工程,规范提供了详细的荷载组合与计算公式。例如,码头设计需考虑船只撞击力、地震作用以及风浪荷载等多重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多个大型港口工程都严格遵循了JTS 151-2011规范。例如,宁波舟山港作为全球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其扩建工程采用了规范中推荐的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成功将码头使用寿命从传统的30年提升至50年以上。这不仅显著降低了维护成本,也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最后,规范还特别关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设计意图得以实现,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原材料检测、浇筑工艺以及养护措施。例如,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因过干或过湿影响结构稳定性。
综上所述,JTS 151-2011不仅是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技术指南,更是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这一规范将在未来继续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