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或Notopterygium franchetii)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选地与整地、种苗繁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羌活的规范化种植和生产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hinese Herb Notopterygium - Part 2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DXZYJLM 008.2-2023 中药材 羌活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中,有一项关键变化是关于羌活种植密度的规定。新标准将原有的“每亩种植6000株”调整为“根据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一般控制在5000至7000株之间”。
这一调整的核心在于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株产量的同时保障整体经济效益。具体应用时,种植者应首先评估地块的具体情况,包括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以及年降水量等因素。例如,在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地块上,可以选择较高的种植密度如6500株/亩;而在较为贫瘠或者干旱地区,则宜采用较低的密度如5500株/亩。
此外,还需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来调整实际操作。比如夏季高温多雨区域可能需要适当稀疏一些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病害发生;而冬季寒冷地区则可以适当密植以增强保温效果。
通过这样的灵活调整,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羌活的质量与产量,还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域的实际生产需求,促进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