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板蓝根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选地整地、种苗繁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工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板蓝根的规范化种植与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satis indigotica - Part 2: Cultivation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板蓝根栽培技术规程中的种子处理要求详解
在新版标准TDXZYJLM 006.2-2023中,种子处理的要求与旧版相比有了显著变化。旧版标准仅要求\"播种前晒种\",而新版标准则增加了更详细的处理步骤。
根据新版标准,种子处理应包括以下环节:
1. 晒种:将种子摊开晾晒1-2天,以增强种子活力。
2. 浸种:用30-40℃温水浸泡种子6-8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
3. 热水烫种:将浸好的种子放入50-50℃热水中,不断搅拌5分钟。
4. 药剂消毒:用多菌灵800倍液浸泡种子10分钟,防止病害。
5. 冷水冲洗:将药剂浸泡后的种子用冷水冲洗干净。
6. 催芽:将处理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20-25℃环境下催芽1-2天。
7. 晾干:待种子露白时,适当晾干表面水分即可播种。
这一系列处理方法能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成活率。特别是热水烫种和药剂消毒环节,能显著降低苗期病害发生几率。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种子处理步骤,可以为板蓝根优质高产奠定良好基础。生产实践中应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确保每一步骤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