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汽车用制动器衬片中汞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分析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汽车用制动器衬片中汞含量的检测与评估。
Title:Determination of Mercury in Brake Linings for Automotive Use
中国标准分类号:无(团体标准未强制要求)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 (Chemical analysis)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ASJL 0006-2023《汽车用制动器衬片中汞的测定》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检测技术和适用范围上进行了显著更新。本文将聚焦于“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应用方法进行详细解读。
在TSASJL 0006-2023中,原子荧光光谱法被列为测定汽车用制动器衬片中汞含量的主要方法之一。此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汞元素特有的荧光特性,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发光源照射样品溶液,使汞原子吸收能量后跃迁至高能态,并释放出特征荧光。检测系统捕捉这一荧光信号强度,从而定量分析样品中的汞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样品前处理:取适量汽车用制动器衬片样品,采用酸消解法将其转化为可溶性状态。
2. 配制标准曲线:使用不同浓度的标准汞溶液,按照相同的操作条件制备一系列标准样品,记录对应的荧光强度值,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导入原子荧光光谱仪,调整仪器参数如灯电流、载气流量等至最佳工作状态,记录样品的荧光强度。
4. 数据计算:根据测得的荧光强度,在标准曲线上查找对应浓度,结合稀释倍数计算原始样品中的汞含量。
与传统方法相比,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尤其适合痕量元素的精确测定。此外,该方法还要求严格控制实验环境条件,比如避免外界光源干扰、确保仪器稳定性等,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上述应用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汽车用制动器衬片中汞含量测定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