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钛酸锶钡中掺杂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原理、试剂材料、仪器设备、分析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钛酸锶钡材料中多种金属元素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Determination of Doping Elements and Trace Elements in Barium Strontium Titanate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J7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问:什么是JCT 2132-2012标准?
JCT 2132-2012是中国国家建筑材料行业的一项标准,主要用于规范钛酸锶钡材料中掺杂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这项标准特别强调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进行精确分析。
问:为什么选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ICP-AES是一种高效、灵敏且准确的分析技术,能够同时检测多种元素及其浓度。它适用于复杂基质样品的分析,如钛酸锶钡中的微量元素和掺杂元素,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该领域的质量控制。
问:如何准备样品以符合JCT 2132-2012的要求?
样品制备是关键步骤之一。通常需要将钛酸锶钡样品经过粉碎、溶解或消解处理,使其适合ICP-AES仪器的进样系统。具体操作需严格按照标准中的要求进行,包括选择适当的溶剂和温度条件。
问:在ICP-AES分析过程中,如何避免干扰?
ICP-AES可能会受到基体效应、光谱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为减少这些干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问:如何验证ICP-AES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问:JCT 2132-2012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钛酸锶钡样品?
并非所有钛酸锶钡样品都适用此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特定应用场景下的样品,例如工业生产中的质量监控。对于特殊类型的样品(如纳米颗粒或复合材料),可能需要调整分析流程或选用其他方法。
问:如果检测结果超出标准限值怎么办?
一旦检测结果显示某些元素的含量超出标准限值,应立即停止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并追溯原因。可能的原因包括原料质量问题或生产工艺不当。需重新评估并改进生产流程,直至符合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