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泥石流易发区国土开发利用度评估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泥石流易发区的国土开发利用度评估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ssessment of L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Debris Flow Prone Areas TCI 139-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I 139-2023《泥石流易发区国土开发利用度评估技术规范》中,有一项重要的修订内容是关于“地质环境敏感性分级”的调整。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这一部分进行了细化和优化,特别是引入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评价模型,显著提升了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以“地质环境敏感性分级”为例,老版本更多依赖于定性描述与单一指标分析,而在TCI 139-2023中,则采用了定量化的综合评价体系。例如,在确定敏感性等级时,新增了遥感解译、地形地貌因子提取以及土壤侵蚀模数计算等步骤。这些改进使得评估结果更加贴近实际状况,并且能够有效反映不同区域的潜在风险程度。
具体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收集目标区域内相关的自然地理信息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降雨量分布等关键参数。然后利用GIS软件构建空间数据库,并根据设定好的权重系数对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接下来就是将所有经过预处理的数据导入到特定算法框架下运行,最终生成一张完整的地质环境敏感性分布图。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某些参数设置,比如对于一些特殊地形条件下的点位可能需要额外考虑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为了确保整个流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建议定期开展实地考察工作,及时更新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记录,从而不断提高评估工作的精度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