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房颤病专科中西医结合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的结构、数据元素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房颤病专科中西医结合电子病历的设计、开发与应用,以及相关数据交换和共享。
Title:Basic Data Set for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in Atrial Fibrillation Specialty
中国标准分类号:C61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解读TCHIA 30-2023房颤病专科中西医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时,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中医证候分类”这一条目。新版标准对这一条目的描述更加细化和精确,这不仅反映了现代医学与中医药学结合的深入发展,也体现了临床实践中对于精准医疗的需求。
以“中医证候分类”为例,旧版标准可能仅简单列举了几种常见的中医证候类型,如气虚血瘀、阴虚阳亢等,但缺乏详细的定义和分级标准。而在新版标准中,“中医证候分类”被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子类别,并且每个子类别的诊断依据都有了明确的说明。例如,新增加了“心脾两虚型”的具体表现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参考值,这对于医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提供了更清晰的方向。
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提高了数据集的一致性和可比性。通过统一的术语和规范化的描述方式,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可以更容易地共享信息,从而实现跨机构间的协作治疗。此外,它也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来源,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
在应用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注意遵循新版标准的要求,在记录患者病情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相关信息。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确保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电子病历系统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