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个体化用药遗传咨询的基本原则、流程、内容、要求以及伦理与隐私保护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开展个体化用药遗传咨询服务的机构及人员,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遗传咨询和用药指导服务。
Title:Individualized Medication Genetic Counseling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个体化用药遗传咨询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分析患者的遗传信息来指导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在《TCNPHARS 0001-2023 个体化用药遗传咨询指南》中,有一项关于基因检测结果解读的新规定值得深入探讨。
在旧版指南中,对于基因多态性与药物反应之间的关联性评估较为笼统,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而在新版指南中,新增了“证据等级评定体系”,这一变化极大地提高了遗传咨询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该体系将现有的研究证据分为五个等级:A级为最高级别,表示有充分且一致的临床研究支持;B级表示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支持但尚不完全一致;C级表示初步的研究结果提示可能相关;D级表示存在矛盾或有限的数据;E级则表示无直接证据仅基于理论推测。
以CYP2C19基因多态性为例,这一基因编码的酶对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的代谢至关重要。根据新版指南中的证据等级评定体系,在解读患者CYP2C19基因型时,如果发现其为*2/*2纯合子(即携带两个功能缺失突变),则应评定为A级证据,意味着该基因型与氯吡格雷低反应状态之间存在明确且广泛认可的关系。因此,在为这类患者提供遗传咨询服务时,医生应当强烈建议使用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等无需依赖CYP2C19代谢的替代药物,而非继续使用氯吡格雷。
这种基于证据等级的分级管理方式不仅有助于减少因误判而导致的不良事件风险,还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检测或治疗。同时,它也为遗传咨询师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操作指引,使得整个服务流程更加标准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