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米饮品的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发酵或其他工艺加工而成,并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大米饮品。
Title:SOD Rice Bever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米饮品是一种富含生物活性成分的功能性饮品。在TZNZ 209-2023标准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是关于SOD活性检测方法的规定。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标准对SOD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了更详细的规范。
例如,在旧版标准中,对于SOD活性的测定并未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和条件,导致各生产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差异,影响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来测定SOD活性,并详细描述了实验所需的试剂配制、仪器设备要求以及具体的操作流程。
以SOD活性测定为例,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首先需要准备一定浓度的黄嘌呤溶液和黄嘌呤氧化酶溶液。然后将样品处理液与上述两种溶液混合后置于37℃恒温水浴锅中反应一段时间。最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值,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的SOD活性单位。
这种改进不仅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便于企业间的产品质量对比。同时,明确了检测环境和参数设置,有助于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确保检测过程更加科学严谨。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SOD活性测定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也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