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内开展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原则、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大气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X1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SES 107-2023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规范》较之前版本在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上进行了显著优化。其中,新增的“基于网格化监测数据的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尤为值得关注。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以某工业开发区为例,该开发区计划扩建,需重新评估其大气环境承载力。根据新标准的要求,首先应收集开发区内及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网格化监测数据,包括SO₂、NO₂、PM₁₀、PM₂.₅等主要污染物的日均浓度。假设监测数据显示,SO₂日均浓度为40μg/m³,而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为50μg/m³,则可初步判断SO₂对开发区承载力的影响较小。
接下来,依据公式C=C₀×A/B计算开发区的环境容量,其中C为开发区允许排放量,C₀为环境质量标准限值,A为开发区面积,B为开发区内污染物背景浓度。如果开发区面积为20平方公里,SO₂背景浓度为20μg/m³,则开发区SO₂允许排放量为(50-20)×20000000/40=15000吨/年。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为后续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同时,这种方法也体现了新标准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进步,有助于实现精准治污和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