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疆品质特色产品小麦粉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小麦为原料,在新疆区域内生产的小麦粉产品。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Xinjiang Characteristic Quality Products - Wheat Flour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新疆小麦粉品质特色技术规范的新旧对比与应用解析
新疆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高品质的小麦粉产品。在TXJZJXH NS10003.12-2023《新疆品质特色产品技术规范 小麦粉》中,对小麦粉的质量要求进行了更为细化的规定。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对于“湿面筋含量”指标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实际应用方法。
湿面筋含量的变化
在旧版标准中,湿面筋含量的范围设定较为宽泛,通常为25%-40%,而新版标准则进一步细化了这一指标,将其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小麦粉湿面筋含量≥36%、二级小麦粉湿面筋含量≥32%、三级小麦粉湿面筋含量≥28%。这种调整不仅提高了对小麦粉质量的要求,也更加贴合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期待。
应用方法详解
# 一、原料选择
湿面筋含量是衡量小麦粉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达到新版标准的要求,在采购小麦时应优先选择蛋白质含量高、面筋质量好的品种。例如,选用新疆本地种植的强筋小麦,这类小麦富含谷蛋白和醇溶蛋白,能够形成更强韧的面筋网络。此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小麦籽粒的硬度指数来辅助判断其潜在的湿面筋含量水平。
# 二、生产工艺优化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水分含量、揉捏时间和温度等关键参数,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湿面筋含量分级标准。例如,适当延长面团的静置时间有助于促进面筋结构的形成;同时,采用低温慢速干燥工艺可以减少面筋结构的破坏,从而提高湿面筋的实际含量。
# 三、质量检验与反馈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出厂的小麦粉进行湿面筋含量检测,并建立详细的检测记录。当发现某批次产品未达标时,应及时追溯问题源头,可能是原料问题或是工艺环节存在偏差。通过不断优化生产流程,逐步提升产品质量直至满足新版标准的要求。
综上所述,TXJZJXH NS10003.12-2023中关于湿面筋含量的调整,不仅是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方向。通过科学合理的原料选择、精细化的生产工艺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企业完全有能力生产出符合甚至超越新版标准的小麦粉产品,进一步巩固新疆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