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上海市新材料中试基地在化工领域的建设要求、管理规范及运行准则。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内从事化工新材料研发、中试及相关活动的单位和机构。
Title: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Shanghai New Materials Pilot-scale Bases - Part 2: Chemical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J80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上海市地方标准《TSHXCL 0020.2-2023 新材料中试基地建设与管理 第2部分:化工》相较于前版,在化工中试基地的环境风险防控方面进行了显著强化。其中,关于“中试装置废水排放控制指标”的修订尤为关键。
在原标准中,对中试装置废水的排放仅提出了pH值和悬浮物两项基本要求。而在新版标准中,增加了总有机碳(TOC)、挥发酚、氨氮三项关键指标,并将pH值范围从6-9调整为6.5-8.5,更加严格地限制了废水的酸碱度波动。这一变化直接提高了化工中试过程中废水处理的技术门槛。
以总有机碳(TOC)为例,其限值设定为不大于100mg/L。这意味着企业在设计废水处理工艺时,必须采用更高效的氧化技术如高级氧化工艺(AOPs),包括光催化氧化、臭氧氧化等手段来降解废水中残留的有机污染物。同时,企业还需加强源头控制,通过改进反应条件、优化催化剂选择等方式减少有机物的生成量。
此外,挥发酚指标限定在0.5mg/L以内,这对分离回收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需要配备专门的萃取设备或者活性炭吸附装置,确保废水中挥发酚类物质得到有效去除。而对于氨氮指标的限制,则需要结合生物脱氮技术,合理设置好氧池与缺氧池的比例,保证硝化反硝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总之,新版标准通过增加这些具体且严格的排放控制指标,促使化工中试基地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推动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时升级现有设施,确保各项指标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