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增城小吃腊圃虾堆的术语和定义、制作原料要求、制作工艺流程、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增城地区腊圃虾堆的制作与经营单位。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Lapu Shrimp Heap in Zengcheng Snack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增城小吃腊圃虾堆制作技术规范解析——关于关键工艺参数的调整与应用
在TZCCY 001-2023版《增城小吃 腊圃虾堆制作技术规范》中,有一处关键的改动引起了广泛关注,那就是对蒸制时间的具体要求。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将蒸制时间从“15至20分钟”精确调整为“18±2分钟”。这一看似细微的变化,实际上对腊圃虾堆成品的质量稳定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为何要进行这样的调整?经过多次试验验证发现,传统的15至20分钟范围虽然能够保证大部分产品合格,但在此区间内,不同批次的产品口感和色泽存在较大波动。尤其是当蒸制时间接近下限时,可能出现外熟内生的情况;而超过上限则会导致虾肉过老、弹性下降。通过将时间锁定在18±2分钟,不仅确保了每一批次产品的均匀性,还有效提升了整体品质的一致性。
那么,如何正确实施这一规定呢?操作时应采用定时器严格控制加热过程,并结合实际设备性能适当调节蒸汽压力和温度。例如,在家用厨房条件下,建议使用大火持续蒸制18分钟,期间避免频繁开盖检查以免影响热气循环。对于工业生产环境,则需根据生产线规模合理配置蒸汽供应系统,同时定期校准计时装置以保障数据准确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原材料处理环节的重要性。只有选用新鲜优质的基围虾作为主要原料,并按照规定的清洗、去壳及腌渍步骤执行,才能与精准的蒸制时间相互配合,最终呈现出理想的腊圃虾堆风味。
综上所述,新版标准中关于蒸制时间的细化规定,是基于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的重要改进措施。它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从业者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