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芍药盆花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苗选择与处理、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芍药盆花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aeonia Suffruticosa Potted Flower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芍药盆花在园艺中有着独特的观赏价值,其生产技术规程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2023年发布的TFA 2-2023《芍药盆花生产技术规程》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是关于植株定植密度的具体要求。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不同品种的芍药提出了更为精确的种植间距建议。
以“伊莉莎白”这一品种为例,在老版标准中,对于其定植密度的要求较为宽泛,仅规定了每平方米种植数量的范围。而在新版标准中,则进一步细化为根据苗龄的不同阶段来调整种植间距。具体来说,幼苗期可以适当密植以促进初期生长,但随着植株逐渐成熟,需要逐步扩大间距,确保通风透光条件良好,避免因过于拥挤导致病害发生。
这种变化反映了现代农业生产中更加精细化管理的趋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生产者应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定期监测植株长势,并及时调整栽培措施。例如,在春季萌芽前检查土壤湿度及肥力状况,适时补充养分;夏季高温时注意遮阴降温,防止叶片灼伤;秋季则要注重排水防涝工作,保护根系健康。
通过这样的科学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芍药盆花的整体品质,还能有效延长花期,增加市场竞争力。因此,了解并掌握新版标准中的细节要求,对于从事芍药盆花生产的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