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血压监测的操作流程、技术要求、设备维护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中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医护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 in Adult Critical Care Pati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成人危重症患者有创血压监测是临床护理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新版TZSM 0024-2023《成人危重症有创血压监测与维护技术规程》对原有标准进行了多项修订和补充。本文将以“动脉导管固定方式”这一关键条文的变化为例,进行深入解析。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动脉导管固定的描述较为笼统,仅提出需要妥善固定以防止移位,但并未给出具体的操作细节或推荐固定材料。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使用专用固定装置,并强调了以下几点:首先,固定装置应具备透气性,以减少皮肤刺激;其次,固定时需确保导管角度适中,避免因牵拉导致血管损伤;最后,固定后要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松动或异常立即调整。
这种变化反映了临床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和技术进步。通过采用标准化的固定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舒适度以及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护士应当选择合适的固定贴膜,先将导管按照预定路径摆放好,再用无菌纱布垫于穿刺点下方,最后用透气性好的医用胶带环绕固定,同时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便于后续护理工作开展。
此外,新版标准还特别提到,如果患者存在特殊情况(如出汗较多或皮肤敏感),则可考虑使用水胶体敷料代替传统胶带,这样既能提供良好的固定效果,又能保护皮肤免受损害。总之,遵循新的固定要求不仅能够提升护理质量,还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学习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