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横山大豆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包装贮存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横山大豆的加工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engshan Soybea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横山大豆作为我国优质大豆品种之一,在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地位。《TYCXH 68-2023 横山大豆加工技术规程》对横山大豆的加工过程进行了规范,与旧版相比,新版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做出了调整。本文将围绕“横山大豆去皮工艺”这一核心内容,探讨新旧版本标准的主要差异以及其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新旧版本标准对比
在旧版标准(假设为TYCXH 68-2018)中,对于横山大豆的去皮处理要求较为笼统,仅规定了“去除大豆表层硬质皮壳”的基本目标,并未给出详细的工艺参数和质量控制指标。而新版标准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多项量化指标,例如去皮率不得低于95%,且豆皮残留量不得超过总重量的3%。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去皮效果的影响,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监控这些条件。
去皮工艺的应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更高的技术要求,企业需要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去皮工艺流程:
1. 预处理阶段:首先应对横山大豆进行充分浸泡,水温保持在40℃左右,浸泡时间为6小时以上,确保大豆吸水膨胀均匀,便于后续剥皮操作。
2. 热风干燥:浸泡后的大豆需通过热风干燥设备进行初步脱水处理,干燥温度控制在70℃~80℃之间,时间约为2小时,以减少水分含量至约15%,同时使大豆表面变得相对松软。
3. 机械去皮:采用专用的去皮机完成主要的剥皮工作。根据新版标准建议,应选择转速适中、压力可调的去皮机,并设定合适的进料速度,以保证较高的去皮效率和较低的豆皮残留率。
4. 精细筛选:最后还需利用筛网或风选装置对去皮后的成品进行细致筛选,剔除未完全剥离或杂质混入的产品,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综上所述,《TYCXH 68-2023 横山大豆加工技术规程》通过对去皮工艺提出更具体的要求,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品质稳定性,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操作指导。企业在执行该标准时,应当结合自身设备情况,合理规划每一步骤的具体参数设置,从而有效提升整体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