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要求、技术指标、检验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小麦加工企业及相关单位的质量安全控制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and Safety in Wheat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GTA 02-2023《小麦加工质量安全技术规范》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是关于小麦粉灰分含量的控制要求。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这一指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并且明确了检测方法和操作细节。
灰分是指粮食及其制品中无机物的总含量,在小麦加工过程中,灰分含量直接影响面粉的质量以及最终产品的口感和营养特性。根据TCGTA 02-2023的规定,小麦粉的灰分含量应不超过1.50%,并且给出了具体的测定步骤:首先将样品置于高温炉内灼烧至恒重,然后计算残留物占原始样品重量的比例即为灰分含量。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样品准备:取样时需保证代表性,避免局部高灰分区域影响整体判断;同时注意防止外界污染。
2. 灼烧条件:选择合适的温度(通常为550℃±25℃),过低可能导致有机物质未完全分解,过高则可能改变某些矿物质形态。
3. 器皿处理:使用洁净干燥的瓷坩埚或其他耐高温材质容器,并事先通过同样程序预处理以消除空白误差。
4. 数据记录:每次实验均需完整记录包括时间、温度在内的所有参数,便于追溯核查。
通过上述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粉灰分含量检测的精度,从而更好地满足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保障消费者权益。此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校验设备并培训员工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以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