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放中氮氧化物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Oxides in Emissions from Stationary Sources -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HJT 42-1999 是中国固定污染源排放中测定氮氧化物的重要标准之一,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本文旨在探讨该方法的技术原理、适用范围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并分析其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意义与局限性。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固定污染源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控制和监测这些污染物的排放,HJT 42-1999 标准应运而生。紫外分光光度法因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此类检测中。
紫外分光光度法基于氮氧化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特性。具体而言,NO2 在紫外区具有显著的吸收峰,通过测量其吸光度可以间接推算出 NOx 的浓度。以下是该方法的基本步骤:
HJT 42-1999 方法适用于多种固定污染源的氮氧化物排放监测,包括但不限于电厂锅炉、钢铁厂以及化工厂等。然而,该方法对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例如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优势在于其快速、准确的特点,能够满足实时监测的需求。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
综上所述,HJT 42-1999 中规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可靠且有效的氮氧化物测定手段。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现代环境监测体系中仍占据重要地位。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集中在改进技术细节、降低运行成本以及提升自动化水平等方面,以更好地服务于环境保护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