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开发区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Regional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Development Zo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HJT 131-2003 是中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用于指导开发区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下是与该标准相关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HJT 131-2003 是《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它规定了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程序、内容和技术要求。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科学评估,确保开发区的规划和建设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根据 HJT 131-2003,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步骤包括:
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是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评价可以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因盲目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HJT 131-2003 提出了多个评价指标,主要包括:
根据 HJT 131-2003 的要求,评价方法的选择应结合开发区的具体情况,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
HJT 131-2003 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要求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听取当地居民、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意见。具体方式包括召开听证会、发放问卷调查等,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如果发现开发区的环境影响超出预期,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例如调整规划方案、增加环保设施或加强监管力度。同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修订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HJT 131-2003 主要适用于各类开发区,但不包括特殊功能区(如自然保护区)。对于特定类型的开发区,还需结合其他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综合评估。
为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做到以下几点:
截至最新信息,HJT 131-2003 尚未被正式废止或替代。然而,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更新,建议关注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指南,以确保评价工作的合规性和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