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锂电池电极保护胶粘带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锂电池电极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保护胶粘带。
Title:HGT 5055-2016 Lithium Battery Electrode Protective Adhesive Tape
中国标准分类号:G74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HGT 5055-2016 是中国化工行业的一项标准,用于规范锂电池电极保护胶粘带的性能要求和技术指标。以下是针对这一主题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该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锂电池电极保护胶粘带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确保其在锂电池制造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具体包括对胶粘带的物理性能(如厚度、剥离强度)、化学稳定性(如耐电解液性)以及环境适应性(如耐高低温性能)的要求。
根据 HGT 5055-2016 标准,锂电池电极保护胶粘带的厚度通常应在 20μm 至 50μm 范围内。过厚可能导致电芯体积增大,而过薄可能影响机械强度和保护效果。具体厚度需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验证:首先检查产品是否附有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其次,对比产品的性能参数(如剥离强度、耐电解液性等)是否达到标准要求;最后,进行现场测试以确认实际使用效果。
剥离强度是指胶粘带与电极材料之间的粘结力。根据标准,剥离强度通常应大于或等于 1 N/cm。这一指标直接影响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不能完全避免。虽然符合 HGT 5055-2016 标准的胶粘带能显著降低短路风险,但电池短路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电芯设计、制造工艺和使用环境。因此,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安全措施。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的电极保护。对于特殊用途的锂电池(如高温电池或低温电池),可能需要额外的性能要求,因此需结合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胶粘带。
标准要求胶粘带在接触电解液后不应出现明显变形、脱落或分解现象。通常通过浸泡实验来评估其耐电解液性能,浸泡时间为 24 小时至 72 小时不等。
目前,HGT 5055-2016 是推荐性行业标准,而非强制性国家标准。但在锂电池行业中,许多企业已将其作为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参考依据。
未达标可能导致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