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血管老化电子病历数据集中检验记录的数据元属性、值域代码和数据元实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血管老化相关检验记录的电子病历数据采集、存储、共享及交换。
Title:Vascular Aging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Dataset Standard Part 5: Vascular Aging Test Reco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聚焦于《TCHIA 52.5-2024 血管老化电子病历数据集标准》第5部分中新增的重要条文——“血管弹性功能评估数据记录”,并通过与旧版标准的对比,详细解读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血管老化相关数据主要集中在形态学指标如内膜厚度和斑块情况的记录上。而在新版标准中,特别增加了对血管弹性功能的动态监测要求,这反映了临床实践中对于早期发现血管功能异常的重视。新条文明确规定了血管弹性功能评估需包含基础数据、测试参数及结果分析三部分内容,并提出了具体的记录格式。
以基础数据为例,新版标准要求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以及用药史等背景资料。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状况,也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例如,在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弹性评估中,长期服用降压药物的历史将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解释。
测试参数部分则涵盖了常用的弹性测量指标,如脉搏波速度(PWV)和踝臂指数(ABI)。新版标准强调了不同设备操作规范的重要性,并建议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值范围来判断结果。此外,还特别指出,在进行PWV测量时,应确保受试者处于安静状态至少10分钟以上,以减少外界因素干扰。
结果分析是该条文的核心内容之一。新版标准提倡使用图表形式直观展示评估数据的变化趋势,并结合临床表现给出专业意见。例如,当发现某位糖尿病患者的PWV值显著高于正常水平时,除了提示可能存在动脉硬化外,还需考虑血糖控制情况对血管健康的影响,从而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TCHIA 52.5-2024》第5部分关于血管弹性功能评估的数据记录要求较之前版本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旨在提高诊断准确性的同时促进跨机构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流。医疗机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收集到高质量的数据,为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