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态护坡中特拉锚垫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特拉锚垫进行生态护坡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
Title: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 Tra Anchor Pad Application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CHES 84-2022生态护坡特拉锚垫应用指南》中关于“特拉锚垫固定方式”这一内容为主题,深入分析其与旧版标准的差异及实际应用方法。
在TCHES 84-2017版本中,特拉锚垫的固定方式较为笼统,仅提出需要使用钢钉或锚杆固定,但并未明确规定固定间距和深度。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指出:当坡度小于30°时,应采用钢钉固定,间距为1.5米,深度不少于0.3米;当坡度大于等于30°且小于60°时,推荐使用锚杆固定,间距为1米,深度不低于0.5米;坡度超过60°的情况下,则要求使用锚杆并增设加强筋,间距调整为0.8米,深度增加至0.6米。
这种改变使得施工人员能够根据具体坡度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增强了特拉锚垫在不同坡度条件下的稳定性。例如,在某水利工程中,技术人员依据此规定对一处坡度约45°的边坡进行了加固处理。他们选择了锚杆固定,并严格按照间距1米、深度0.5米的要求施工,最终成功防止了雨水冲刷导致的土壤流失问题,确保了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在应用特拉锚垫时,准确把握固定方式的选择及其参数设置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生态护坡项目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