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植物微生态芽孢杆菌制剂防治草坪草褐斑病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效果评价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使用芽孢杆菌制剂防治草坪草褐斑病的相关生产与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rown Patch Disease in Lawn Grass using Bacillus-based Plant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草坪养护需求的提升,植物微生态制剂在防治草坪病害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此背景下,TCAPDA 026-2022《植物微生态芽孢杆菌制剂 防治草坪草褐斑病技术规程》的发布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本文将围绕该标准中新旧版本的主要差异之一——“芽孢杆菌制剂使用浓度”展开深入解读。
芽孢杆菌制剂使用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
在TCAPDA 026-2022与原标准相比,芽孢杆菌制剂的推荐使用浓度有了显著调整。旧版标准中,芽孢杆菌制剂的使用浓度范围较为宽泛,通常为每升水含1×10⁸至5×10⁸个菌体。而新版标准则进一步细化了这一参数,明确规定了最低有效浓度为每升水含3×10⁸个菌体,并建议在高发病期提高至5×10⁸个菌体/升。这种调整基于大量试验数据和实际应用反馈,旨在确保芽孢杆菌制剂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草坪草褐斑病的发生与发展。
# 新浓度标准的应用方法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新的浓度标准,以下几点应用技巧值得特别注意:
1. 精准配比:严格按照新版标准要求配置芽孢杆菌制剂溶液。例如,在常规维护阶段,应确保每升水中含有至少3×10⁸个菌体;而在褐斑病高发季节,则需达到5×10⁸个菌体/升的标准。这不仅有助于节约资源,还能避免因浓度过低导致防效不佳的问题。
2. 均匀喷洒:无论是选择较低还是较高浓度,均匀喷洒都是关键步骤。建议采用专业喷雾设备,保证药液能够全面覆盖草坪表面,尤其是叶片正反两面以及根部区域,以促进芽孢杆菌快速繁殖并形成保护屏障。
3. 结合其他措施:虽然芽孢杆菌制剂具有良好的生物防控效果,但单一手段往往难以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当配合合理的灌溉、修剪等管理措施,共同构建健康的草坪生态系统。
通过以上方式合理应用新版标准中关于芽孢杆菌制剂使用浓度的规定,可以显著增强其对草坪草褐斑病的防控能力,同时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