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体内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的程序和方法,用于评估化学品的遗传毒性。本文件适用于化学品毒理学评价中的遗传毒性测试。
Title:Chemical Toxicology Evaluation Procedures and Test Methods - Part 11: In Vivo Mammalian Bone Marrow 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 Micronucleus Test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旨在探讨GBZT 240.11-2011标准中关于体内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的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该试验是化学品安全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检测化学物质对遗传物质的潜在损害。通过系统分析试验原理、操作流程及结果解读,本文强调了该方法在现代毒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估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GBZT 240.11-2011标准为化学品的毒理学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中,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Micronucleus Assay)是一种经典的遗传毒性测试方法,广泛应用于评估化学物质的致突变性和致癌风险。
微核试验基于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异常分离的现象。当化学物质或物理因素导致DNA损伤时,受损的染色体片段可能无法正常整合到子细胞中,从而形成微核。这些微核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进而推断化学物质的遗传毒性。
微核试验的结果通常以微核率表示,即每千个嗜多染红细胞中微核的数量。高微核率提示化学物质具有较高的遗传毒性。然而,试验结果需要结合其他毒理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排除非特异性干扰因素的影响。
GBZT 240.11-2011规定的微核试验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结果直观等优点,在化学品毒理学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优化试验条件,提高检测灵敏度,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境与健康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