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医外科挂线法的操作要求、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临床中应用挂线法进行疾病治疗。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iques - Surgery - Ligat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Z 40669-2021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中医技术操作规范的文件,其中详细规定了中医外科手术中挂线法的操作流程与技术要求。挂线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科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肛瘘等疾病。这项技术不仅体现了中医的智慧,也展现了现代医学标准对其规范化的要求。
挂线法的核心在于通过一根特制的丝线将瘘管逐步切断并结扎,从而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控制创面愈合的速度,促进伤口的自然修复。在GBZ 40669-2021中,对挂线法的操作步骤进行了严格规范,包括术前准备、线材选择、切开定位以及术后护理等环节。
挂线法广泛应用于肛瘘的治疗中。例如,在某三甲医院的一次临床实践中,一名肛瘘患者接受了挂线法手术。手术严格按照GBZ 40669-2021的标准执行,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感染或其他并发症。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挂线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挂线法还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相比传统手术方法,挂线法所需的医疗资源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挂线法正逐渐被更多医疗机构采用。未来,挂线法有望结合现代影像技术和微创理念,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提高治疗效果。同时,GBZ 40669-2021的发布也为挂线法的推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挂线法作为中医外科的重要技术之一,其规范化操作对于保障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挂线法将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