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文件适用于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Title:Diagnostic Criteria for Occupational Acute Formaldehyde Poiso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Z 33-2002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的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对因接触高浓度甲醛而导致健康损害的职业病诊断工作。这一标准不仅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诊断依据,也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了重要的保护指南。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制造以及纺织品生产等领域。然而,长期或高浓度接触甲醛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尤其是引发呼吸道和皮肤的刺激反应,甚至导致急性中毒。因此,了解和掌握GBZ 33-2002的内容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GBZ 33-2002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定了急性甲醛中毒的诊断标准:
这些标准为医生提供了科学的判断依据,同时也促使企业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以某家具厂为例,该厂工人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甲醛环境中,部分员工出现了眼痛、咳嗽、胸闷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后发现,这些症状与GBZ 33-2002中描述的急性甲醛中毒特征相符。随后,相关部门对该厂的工作环境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甲醛浓度远超国家标准限值。最终,该厂被责令整改,并对受影响的员工给予了相应的赔偿和治疗。
这一案例表明,严格执行GBZ 33-2002标准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问题,还能有效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GBZ 33-2002作为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的重要依据,在保障劳动者健康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企业和劳动者应充分认识并遵守这一标准,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需加大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确保每一位劳动者都能享有健康的工作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