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职业性急性氯乙酸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文件适用于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氯乙酸而引起的急性中毒的诊断和处理。
Title:Diagnostic Criteria for Occupational Acute Chloroacetic Acid Poiso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C 5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Z 239-2011 是中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关于职业性急性氯乙酸中毒诊断的重要文件。该标准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以确保对因接触氯乙酸而引发健康问题的劳动者进行准确、及时的诊断。本文将从标准的背景、诊断依据及临床表现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氯乙酸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的化学物质,其毒性较强,长期或短期暴露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损害。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诊断标准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GBZ 239-2011 的出台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根据 GBZ 239-2011 的规定,急性氯乙酸中毒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不同级别的中毒对应不同的处理方案,及时分级有助于提高救治效率。
GBZ 239-2011 为职业性急性氯乙酸中毒的诊断提供了系统的框架,强调了接触史的重要性,并明确了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诊断流程。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标准的推广与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