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碳达峰碳中和管理与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功能要求、接口规范及部署方式。本文件适用于碳达峰碳中和管理与服务平台的设计、开发、实施和运维。
Title: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Management and Service Platform - Part 1: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解读TISC 0029-2023《碳达峰碳中和管理与服务平台 第1部分:架构规范》时,我们聚焦于“数据采集接口设计”这一关键内容。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数据采集接口的实时性、安全性及兼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在实时性方面,新版标准强调所有数据采集接口需支持毫秒级响应时间。这意味着平台必须配备高性能的数据处理引擎,确保从传感器到数据库的全链路传输延迟不超过500毫秒。例如,对于风力发电场的实时功率数据采集,若延迟过高将直接影响电网调度决策的有效性。
其次,关于安全性,新版标准引入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身份认证机制。每个接入的数据源都需通过智能合约完成身份验证,并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隐私。这种做法可以有效防止数据篡改和非法访问,特别是在涉及企业敏感信息如能耗详情时尤为重要。
最后,新版标准还特别关注了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操作性问题。为此,它定义了一套统一的API标准,涵盖HTTP/HTTPS协议栈以及JSON格式的数据交换规范。这不仅降低了跨平台集成的成本,也促进了整个碳管理体系内各类资源的高效整合。
综上所述,《碳达峰碳中和管理与服务平台 第1部分:架构规范》通过提升数据采集接口的实时性、增强安全性和改善兼容性,为构建更加可靠高效的碳管理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改进措施对于推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