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原电池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型号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锌-二氧化锰体系为代表的原电池。
Title:Primary cells - Part 1: General
中国标准分类号:K23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8897.1-2008 是中国国家标准《原电池》系列中的第一部分,主要规定了原电池的基本定义、分类、技术要求以及试验方法等内容。这一标准为原电池的设计、生产、检测和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医疗设备和便携式工具等领域。根据GBT 8897.1-2008的规定,原电池可以分为一次电池(不可充电)和二次电池(可充电)两大类。例如,碱性锌锰电池属于一次电池,而锂离子电池则是典型的二次电池。
GBT 8897.1-2008对原电池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额定电压、容量、内阻、放电特性等关键指标。例如,一次电池的额定电压通常为1.5V,而二次电池的额定电压则可能达到3.6V。此外,标准还要求原电池在极端温度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以某知名品牌的锂离子电池为例,其产品在-20℃至60℃的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工作,且容量保持率超过85%。这种优异的性能得益于严格的生产工艺和材料选择。
为了确保原电池的质量,GBT 8897.1-2008提出了多种试验方法,包括充放电测试、耐久性测试和安全测试等。这些试验方法能够有效评估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这些严格的试验,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GBT 8897.1-2008作为原电池领域的基础性标准,不仅规范了行业的发展方向,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产品保障。未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原电池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而标准的持续完善也将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