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叶中总灰分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茶叶中总灰分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Total Ash in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8306-1987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茶叶总灰分测定的重要规范,它为茶叶品质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总灰分是指茶叶在高温灼烧后残留下来的无机物总量,是衡量茶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测定总灰分,可以评估茶叶的加工工艺是否合理、原料是否纯净以及是否存在掺杂等问题。
总灰分的意义
茶叶中的灰分主要来源于土壤、肥料和加工过程中的杂质。适量的灰分有助于提高茶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但过高的灰分可能表明茶叶原料质量较差或加工过程中存在污染。因此,GBT 8306-1987 标准对总灰分的测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样品制备、灼烧条件和结果计算等步骤。
相关子话题
除了总灰分测定外,GBT 8306-1987 还涉及其他与茶叶质量相关的检测项目,例如水分含量、水浸出物测定等。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茶叶品质评价体系。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茶叶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追求也日益增强。例如,某知名茶企通过严格遵守 GBT 8306-1987 标准,不仅提升了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数据显示,该企业生产的绿茶产品平均总灰分为4%-6%,远低于行业标准上限,表明其原料来源优质且加工工艺精良。
实际案例
某茶叶检测机构曾对一批来自不同产地的红茶进行总灰分测定。结果显示,部分样品的灰分含量超标,这可能与种植区域的土壤成分或加工环节的卫生状况有关。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样品均来自一家小型加工厂,其生产设备陈旧且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这一案例凸显了严格执行 GBT 8306-1987 标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GBT 8306-1987 不仅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保障茶叶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工具。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一标准仍有优化的空间,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