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紫皮石斛林间生态种植的环境要求、种苗选择与处理、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紫皮石斛在林间生态种植过程中的生产与管理。
Title:Green Medicinal Materials: Ecological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urple Skin Dendrobium in Forest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绿色药材紫皮石斛林间生态种植技术规程解读——以“林下光照管理”为例
在《TYNZYC 0128-2025 绿色药材 紫皮石斛林间生态种植技术规程》中,“林下光照管理”是影响紫皮石斛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这一环节的要求更加细化,从定性描述转变为定量指标,为实际种植提供了更科学的操作依据。
在旧版标准中,仅提出“应合理控制林下光照强度”,但未给出具体数值范围,这使得种植户在实践中难以准确把握。而新版标准明确规定:林下自然光透光率应在30%-50%之间,同时要求根据季节调整遮阴措施。例如,在夏季高温时,需将透光率控制在30%-40%,以避免强光直射导致植株灼伤;而在冬季低温期,则可适当提高至40%-50%,以增强光合作用效率。
这一变化的背后逻辑在于紫皮石斛喜半阴环境,过强或过弱的光照都会抑制其生长发育。新版标准通过引入透光率指标,帮助种植者精准调控林下光照条件,从而提升药材品质与产量。例如,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搭建遮阳网或选择合适的树种来实现目标透光率。此外,还需定期监测光照强度,并结合气象数据灵活调整遮阴设施,确保始终符合标准要求。
总之,“林下光照管理”从定性到定量的变化体现了新版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推动紫皮石斛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种植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