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药材仙茅种子种苗繁育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绿色药材仙茅的种子种苗繁育及其相关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Propagation of Curculigo (Green Herbal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3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聚焦于《TYNZYC 0121-2025绿色药材 仙茅种子种苗繁育技术规程》中新旧版本在“种子质量检测”方面的差异,并对新标准中关于种子发芽试验的操作方法进行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仙茅种子的质量检测仅提出了大致的要求,如种子应饱满、无病虫害等,但缺乏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评判标准。新版标准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别是在种子发芽试验这一环节,明确了具体的实验条件与操作流程。
根据新标准的规定,在进行仙茅种子发芽试验时,首先需要准备适宜的培养基质,通常选择疏松透气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作为基质。然后将挑选好的种子均匀撒播于基质表面,每组至少播种50粒种子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接下来,将播种后的容器放置于温度保持在25±2℃的恒温环境中,并保证每天有8至10小时的人工光源照射。在整个试验期间,需定期检查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直至所有种子均完成萌发或达到规定的观察期限。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科学地评估仙茅种子的活力及潜在的繁殖能力,从而为实际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这一改进不仅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也为后续的种苗繁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