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900℃下测定纸、纸板和纸浆中残余物(灰分)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种类型纸、纸板和纸浆的灰分测定。
Title:Paper, board and pulp - Determination of residue (ash) - Method at 900℃
中国标准分类号:G73
国际标准分类号:85.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742-2003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测定纸、纸板和纸浆中残余物(灰分)的含量。这一标准特别规定了在900℃高温条件下测定灰分的方法,是评估纸张和纸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灰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燃烧后残留下来的无机物质,其含量直接影响纸张的物理性能和用途。
灰分的测定对于造纸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原料中无机成分的比例,还影响纸张的耐久性、印刷适性和其他性能。例如,高灰分可能意味着原料中含有较多的杂质,这会降低纸张的强度和白度。因此,通过GBT 742-2003标准测定灰分,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按照GBT 742-2003标准,灰分测定的基本步骤包括样品制备、高温灼烧和称重分析。首先,将样品均匀混合并研磨至一定细度;其次,在900℃的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最后,通过精确称量残留物的质量来计算灰分含量。这种方法要求实验环境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某大型造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部分纸张的灰分含量偏高,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通过采用GBT 742-2003标准进行检测,发现原料中的钙盐含量超标。企业随即调整了原材料采购标准,并改进了生产工艺,最终使灰分含量降至合格范围,产品质量显著提升。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纸张和纸浆的灰分控制将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未来,GBT 742-2003标准可能会进一步完善,引入更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以满足更高精度和效率的需求。同时,推广这一标准的应用,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