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20%草铵膦·乙羧氟草醚微乳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草铵膦和乙羧氟草醚为有效成分制成的20%草铵膦·乙羧氟草醚微乳剂。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20% Aminopyralid · Carfentrazone Microemuls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CPIA 227-2023《20%草铵膦·乙羧氟草醚微乳剂》标准相较于旧版,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优化。本文将聚焦于其中一项重要的变化——关于产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进行深入解读。
在新版标准中,对20%草铵膦·乙羧氟草醚微乳剂的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做出了调整。这一改动主要体现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时,对于检测条件的具体参数设置上。具体来说,新标准明确了柱温控制在35℃±1℃范围内,并且流动相流速设定为1.0mL/min。这些参数的精确设定不仅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增强了不同实验室间数据对比的一致性。
为何要做出这样的改变呢?首先,随着农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混合型农药而言,如何更准确地测定各组分含量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检测手段可能存在误差较大、重现性差等问题。而通过引入更为严格的温度与流速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因环境因素波动带来的测量偏差,确保每一批次产品的质量都能达到预期标准。
其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改进也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例如,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时,如果能够快速获得可靠的数据反馈,则有助于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此外,当面对突发状况如原材料纯度变化等情况时,也能迅速作出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TCCPIA 227-2023》中关于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体现了我国农药行业向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的决心。它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更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相关企业而言,则需要密切关注此类标准更新动态,并积极采纳最新成果来指导自身业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