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重金属污染地块土壤生态风险管控的原则、程序、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地块的土壤生态风险评估、管控方案制定及实施过程。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cological Risk Management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Land Si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ACEF 078-2023重金属污染地块土壤生态风险管控技术指南》相较于旧版,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风险评估与管控技术上有了更细化的要求。本文将聚焦于“基于生物有效性评估的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分级标准”这一重要条文,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新版指南中,引入了基于生物有效性的生态风险分级体系,这标志着从传统的总浓度评估向更科学、更精准的方向迈进。该体系通过测定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或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有效态重金属含量,来判断土壤的潜在生态风险等级。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还为制定针对性的修复措施提供了依据。
以铅为例,按照新的分级标准,当土壤中铅的生物有效性超过某一阈值时,即被划分为高风险级别,需要立即采取隔离或修复措施。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需采集代表性样品,并利用化学提取法分离出铅的有效态部分。然后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参照指南提供的参考数据表,确定其风险等级。若确认为高风险,则应优先考虑种植耐性植物进行吸附处理,同时加强周边环境监测,防止污染物扩散。
此外,实施过程中还需注意定期复查土壤状况,动态调整管理策略。例如,对于已经完成初步治理的区域,如果后续监测发现仍有残留风险,则应及时追加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长期稳定达标。
总之,采用基于生物有效性的生态风险分级标准能够更加科学地指导重金属污染地块的生态风险管控工作,提高治理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