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环氧乙烷型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聚合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环氧乙烷型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聚合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cloud point for ethylene oxide type and ethylene oxide-propylene oxide block copolymer type nonionic surfact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5559-1993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用于测定环氧乙烷型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聚合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这一标准在工业应用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些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洗涤剂、化妆品、医药等领域。
本文将从测试原理、实验步骤以及结果分析三个方面对GB/T 5559-1993进行详细探讨。
该标准基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特性。当温度升高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逐渐降低,直至达到一个临界温度,此时溶液开始出现浑浊现象,即为浊点。这种现象与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的亲水链(如环氧乙烷单元)和疏水链(如环氧丙烷单元)的比例密切相关。
因此,浊点是衡量表面活性剂性能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按照GB/T 5559-1993标准进行浊点测定的具体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确保仪器设备精确可靠,避免外界因素干扰测量结果。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不同的浊点范围。例如:
这些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可以优化其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能表现。此外,浊点的测定也为实际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综上所述,GB/T 5559-1993标准为环氧乙烷型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聚合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