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粮食和油料中黄粒米及裂纹粒的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粮食和油料的质量检测与评价。
Title:Grain and Oilseed Testing - Method for Inspection of Yellow Rice and Cracked Grai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T 5496-1985标准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按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
问题描述:GB/T 5496-1985标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详细回答:GB/T 5496-1985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粮食、油料中黄粒米及裂纹粒的检验方法。该标准适用于稻谷、大米等粮食作物,用于检测黄粒米(呈黄色或橙色的米粒)和裂纹粒(因机械损伤或干燥不当导致的裂开米粒),以确保粮食质量和食品安全。
问题描述:黄粒米和裂纹粒对粮食质量有何影响?
详细回答:黄粒米可能含有较高的霉菌毒素,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而裂纹粒容易吸潮、发霉,降低粮食的储存稳定性并影响加工品质。因此,通过GB/T 5496-1985标准进行检测,可以有效控制粮食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问题描述:GB/T 5496-1985中黄粒米的检测步骤是什么?
详细回答:黄粒米的检测步骤如下:
问题描述:裂纹粒如何检测?
详细回答:裂纹粒的检测方法包括:
问题描述:黄粒米和裂纹粒的限量值是如何规定的?
详细回答:根据GB/T 5496-1985标准:
问题描述:如果检测结果不合格怎么办?
详细回答:若检测结果显示黄粒米或裂纹粒超标,则需采取以下措施:
问题描述:该标准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粮食?
详细回答:GB/T 5496-1985主要适用于稻谷、大米等粮食作物。对于其他粮食种类(如小麦、玉米等),可能需要参考其他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问题描述:该标准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限制?
详细回答:该标准适用于常规粮食检验,但不适用于特殊用途的粮食(如有机食品、转基因食品等)。此外,由于该标准发布于1985年,部分技术细节可能需要结合现代检测技术和行业需求进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