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智慧化建造、养护和运营的总体架构、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浙江省内高速公路智慧化建造、养护和运营相关的设计、实施与管理。
Title:Architecture for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and Operation of Expressway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智慧交通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发布了新的标准TJSCTS 26-2023。该标准对高速公路智慧化建造、养护和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旧版相比,其在技术细节和实施方法上都有显著改进。
本文将以“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这一重要条文为例,探讨TJSCTS 26-2023相较于旧版标准的主要变化及其具体应用方法。
首先,在数据采集方面,新版标准增加了对边缘计算设备的应用要求。这意味着在传统的传感器直接将数据上传至云端的基础上,增加了本地化的数据处理环节。这样做不仅能够减轻中心服务器的压力,还能提高数据响应速度,这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尤为重要,如交通事故预警等。具体操作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边缘计算硬件,并确保其具备足够的运算能力和稳定性,同时要设计合理的数据分流策略,以保证数据流的高效运行。
其次,在数据传输部分,新版标准强调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它引入了更严格的加密算法和身份认证机制,以防止数据泄露或被篡改。实际应用中,应当采用符合国密标准的加密技术,并定期更新密码策略;对于身份认证,则可以通过多因素验证的方式增强安全性。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威胁。
再者,新版标准还明确了数据存储的要求。它建议使用分布式数据库来存储海量信息,并且每个节点都应该有备份功能。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当某个节点出现故障时,其他节点可以继续提供服务。在部署分布式数据库时,需考虑数据一致性问题,通常采用Paxos或者Raft协议来解决。
最后,关于数据共享与开放平台建设,新版标准鼓励各参与方之间加强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开放的数据生态系统。为此,可以参考国内外成功的案例,比如欧洲的ITS-G5协议栈,它支持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在国内,则可以依托现有的交通运输大数据平台,逐步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互通共享。
综上所述,TJSCTS 26-2023通过强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及共享等环节的技术规范,为推动高速公路智慧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新技术的应用都离不开良好的管理和维护,因此还需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